想像一下,一幅在二戰時期被納粹搶走的名畫,竟然掛在普通人家的牆上,而且就這樣被人意外發現?法國電影《逆轉拍賣師》(原文片名:Le tableau volé),根據真實事件改編,講述藝術歷史中遺失畫作的發現,以及拍賣師內心的掙扎。
李真(Li Chen),1963年4月16日生於台灣雲林,是國際當代藝術中極具代表性的雕塑藝術家。1981年畢業於大甲高中美工科,現工作及生活於台中。 李真的創作風格為東方傳統美學與當代藝術融合的呈現,作品多為雕塑(銅雕),近幾年開始有繪畫作品,以圓潤的人物為主,但賦予佛像(傳統形象)當代的表現。
藝術市場分為初級市場和二級市場,兩者的交易及運作方式有很大的不同,本文分別介紹兩種市場的差異
在藝術產業中,機構與畫廊主很常碰到的問題之一,是人員流動率偏高,為何員工那麼難留下來?留住人才對公司有什麼優點、缺點?
Art Basel巴塞爾藝術展由瑞士巴塞爾畫廊經營者恩斯特・貝耶勒(Ernst Beyeler)、楚朵・布魯克納(Trudl Bruckner)和巴爾茲・希爾特(Balz Hilt)於1970年創立,經過數十年的發展,已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際藝術博覽會,專注現代與當代藝術的的銷售。每年分別在瑞士巴塞爾、美國邁阿密海灘、香港和巴黎舉行,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畫廊、藝術家、收藏家和喜歡藝術的朋友。這裡展示傳統畫作、雕塑、攝影、裝置藝術,甚至是結合科技的數位藝術,讓參觀者可以近距離欣賞最新的潮流。
這份表格的2大優勢:1. 藝術社群貼文要用什麼 Hashtag?這份表格幫你搞定!2. 想要快速搜尋到特定的藝術品?這份表格給你懶人包!
《迴》是亞洲藝術中心的收藏展,同時還有另外兩個展覽在進行中。松谷武判的作品,需要盯著看、暫時離開再回來看、反覆的看,甚至是某天想通了、經歷過什麼再回去看,更能體悟箇中滋味。
松谷武判(Takesada Matsutani),1937年出生於日本大阪,是擅長媒材實驗與不斷創新的當代藝術家。他與具體美術協會(Gutai Art Association)的關係,使他成為二戰後日本前衛藝術的重要人物。橫跨數十年的藝術生涯中,他的創作不斷演變,結合東西方文化的精髓,研究形式、物質、時間與空間的深層意涵。
達米恩.赫斯特(Damien Hirst)是英國當代藝術的代表性人物,也是 1990 年代「年輕英國藝術家」(Young British Artists, YBAs)運動的核心人物之一。他的作品大膽、挑釁和充滿理念,主題圍繞生命與死亡、人類環境以及商業化的藝術世界,還引發了許多關於金錢、倫理與價值的討論。
Artsy網站發佈《2024年藝術市場回顧》(原文:The Artsy Market Recap 2024)art dEEPFIND 一樣在分析後跟各位讀者分享。2024年的藝術市場用一個詞來形容:多元。因為線上藝術市場比起2023年又更熱絡,越來越多的藝術品交易在線上完成,這個行為會造成許多影響。
董陽孜是位以現代的美感,重塑書法藝術的藝術家,她將傳統與當代創意融合,開創書法新的表現方式,並成功推向國際舞台。
藝術品的價格為什麼有時高得驚人,有時卻相對便宜?其實,藝術品的定價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。
想像一下,一幅在二戰時期被納粹搶走的名畫,竟然掛在普通人家的牆上,而且就這樣被人意外發現?法國電影《逆轉拍賣師》(原文片名:Le tableau volé),根據真實事件改編,講述藝術歷史中遺失畫作的發現,以及拍賣師內心的掙扎。
藝術市場分為初級市場和二級市場,兩者的交易及運作方式有很大的不同,本文分別介紹兩種市場的差異
在藝術產業中,機構與畫廊主很常碰到的問題之一,是人員流動率偏高,為何員工那麼難留下來?留住人才對公司有什麼優點、缺點?
這份表格的2大優勢:1. 藝術社群貼文要用什麼 Hashtag?這份表格幫你搞定!2. 想要快速搜尋到特定的藝術品?這份表格給你懶人包!
達米恩.赫斯特(Damien Hirst)是英國當代藝術的代表性人物,也是 1990 年代「年輕英國藝術家」(Young British Artists, YBAs)運動的核心人物之一。他的作品大膽、挑釁和充滿理念,主題圍繞生命與死亡、人類環境以及商業化的藝術世界,還引發了許多關於金錢、倫理與價值的討論。
董陽孜是位以現代的美感,重塑書法藝術的藝術家,她將傳統與當代創意融合,開創書法新的表現方式,並成功推向國際舞台。
大衛.霍克尼 David Hockney 1937年生於英國,是藝術家、攝影師,還有舞台設計師,亦是20世紀最受矚目的英國藝術家之一,也是波普藝術的核心人物。
白髮一雄 Kazuo SHIRAGA,日本籍抽象畫家,著名的「足畫」藝術家,用腳在畫布上塗油彩,生於1924年8月12日,逝於2008年4月8日,具體美術協會(Gutai Art Association)創始成員。
朴栖甫,原名朴在弘,1931年出生於韓國慶尚北道醴泉郡,成長於朝鮮日治時期結束後的韓國,見證了南北戰爭,並被兩韓軍隊強制徵兵,在這個動盪的時期,他對藝術的熱愛幫助他度過了艱難時刻,並完成了弘益大學美術學系西洋畫科的學位。
「圓點女王」草間彌生(Yayoi Kusama,日語:くさまやよい)1929年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,家境富裕,是四位孩子中最小的,草間彌生在繪畫、雕塑、裝置藝術、表演藝術和文學等多種領域內有著豐富的創作,特別是對重複圖樣的迷戀,這來自於她童年時期的幻覺經驗。
安迪.沃荷(Andy Warhol),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,1928年8月6日出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,以普普藝術(Pop Art)運動而聞名。他在1950年左右開始他的職業生涯,剛開始是一位商業插畫家,1960年後,他轉向藝術創作,作品常跟消費品和名人有關,知名的包括《瑪麗蓮夢露》、《康寶濃湯》,以及《可口可樂瓶》系列。
格哈德.里希特(Gerhard Richter)1932年2月9日出生於德國德累斯頓,是當代具影響力和產量豐富的藝術家。他的作品種類包含繪畫、攝影和玻璃等多種媒介。以技術的多樣性知名,其中為人熟知的是他以玻璃創作的裝置藝術,譬如2007年科隆大教堂的彩窗,以及充滿神祕的抽象畫。
林壽宇(Richard Lin),1933年出生於台中霧峰,2011年於台中逝世,字木生、號丁山,又號汝傑,為霧峰林家後代。少年時期接受東方文化,後來赴英國就讀於倫敦綜合工藝學院(今西敏大學),專攻建築,同時開始他的繪畫創作。
名和晃平(Kohei Nawa)是以雕塑和裝置藝術知名的日本當代藝術家,1975年生,畢業於京都市立藝術大學,並在該校完成博士學位。他的創作經常採用玻璃珠、矽膠、油漆等不同材料,把日常物品變成螢幕裡面才會看到的視覺效果,最具代表性的系列是「PixCell」(這是他自己創造的單字,結合像素Pixel、細胞Cell),在這些作品中,他把玻璃珠覆蓋在動物標本表面,創造出一種類似數位像素的質感。
佳士得2024年香港春拍預展(CHRISTIE’S 2024 HONG KONG SPRING AUCTIONS Exhibition in Taipei) 介紹畢卡索的素描、陳逸飛的人像、雷尼.馬格利特的哲學,以及米凱拉.伊爾伍德 - 丹的狂野。
米里亞姆 · 卡恩(Miriam Cahn)出生於1949年瑞士巴塞爾(Art Basel的舉辦地點)的猶太移民家庭,她以非常強烈的政治和性別主題聞名,且畢生致力爭取性別平權。自1970年左右開始,當時適逢二戰結束的嬰兒潮,卡恩的作品就一直與女性主義有關,也經常有戰爭和身體的主題,像是在反抗當時世界的不滿、迫害。
奇美博物館羅丹廳的常設展(意即展出時間很長),專門展示法國雕塑家奧古斯特.羅丹(Auguste Rodin)的作品。羅丹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最具影響力的雕塑家之一,1875年到義大利後,受到米開朗基羅作品的啟發,羅丹便開始嘗試以更寫實和充滿動感的手法呈現人體,這在當時是一大創新。
About art dEEPFIND
art dEEPFIND從大眾的角度出發,使用容易理解的方式或內容來介紹藝術展覽和作品,目標是讓每一位參觀者、收藏家都能夠明白作品、展覽的內涵,同時也為畫廊及美術館從業人員提供不同層面的視角,讓更多人願意走進畫廊及美術館參觀,觸及更多潛在買主及消費者。